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牛师指导 > 行测 >

逻辑填空的复习技巧-高频成语详细辨析

来源:未知时间:2023-04-08 11:29考德上教育V


大年已过,随着各省省考公告的陆续发布,公考同学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当中了,每年的行测的逻辑填空总是少不了成语辨析,这是考生容易得分也是容易失分的考题,本文整理了在近年公考中高频出现的5组成语,通过详细的解析引导考生打开思路,找到成语逻辑填空考题复习的正确方法。




第1组:跌宕起伏 此起彼伏


◆成语释义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此起彼伏]形容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


>语境辨析
“跌宕起伏”强调不稳定
例如:
①《最后的通用语言》的作者奥斯特勒向读者讲述了世界 主要语言跌宕起伏的命运,事实说明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 到最后均是不堪一击,波斯语差不多花1000年,才确立通用语的地位,但在短短16年就沦为了普通语言,如果现在我们臆想英语至高无上的地位会永远持续下去,就犯了“失忆 症”与“典型的想象力缺乏症。”(来源: 真题)
根据“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到最后均是不堪一击”可知,世界主要语言的命运是多变的,故此处用“跌宕起伏”世界语言发展的命运多变,不稳定。


“此起彼伏”强调连续不断
例如:
一年以来, 欧美国家示威、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暴力事件频发,社会乱象层出不穷,显示出在经济持续不景气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加剧。(来源:真题)
根据“暴力事件频发,社会乱象层出不穷”可知,文段此处“此起彼伏”照应“频发”和“层出不穷”,表示欧美国家示威和罢工活动连续不断。




第2组:触手可及 唾手可得


◆成语释义
[触手可及]伸手便可接触到,形容距离很近。
[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侧重事情容易绊倒。


>语境辨析
“触手可及”侧重距离近
例如:
①3D电视是一种能模拟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的新型电视,对观众而言,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具有触手可及的震撼效果。(来源:真题)
根据“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可知,文段此处“触手可及”表示对于观众而言,这些景物就在眼前,距离近。
②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手机在视线范围或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就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下降。这并不是手机的推送或通知分散了人的注意力,而是人们下意识地不去“惦记”手机,但发布这个指令的过程本身就会耗费有限的认知资源,造成脑力流失。(来源:真题)
根据“手机在视线范围”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或”可知,文段此处“触手可及”体现手机与人的距离近。
③近年来,昆明市立足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实施“文化+”战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合更多元素,不断催生产业蝶变。戴上VR眼镜,“昆明”瞬间变得触手可及,移步换景,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昆明的自然人文景观。(来源:真题)
根据“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昆明的自然人文景观”可知,文段此处用“触手可及”表示戴上VR眼镜后,“昆明”瞬间变得近在手边。


"唾手可得”侧重事情容易办到
例如: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来源:真题)
根据引用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知,文段此处“唾手可得”连接否定词“不可能”,表示人类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很容易实现,而是需要艰苦奋斗。
②民主是联合国的核心价值,是人权的关键。民主为解决各种分歧提供了渠道,给边缘人群带来希望。但民主并非唾手可得,需要培养和捍卫。(来源:真题)
根据“需要培养和捍卫”可知,文段此处“唾手可得”连接否定词“并非”,体现出民主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努力这一含义。
③有人分析过成功学的基本讲义和习惯用词,发现它们几乎就是人类世界已知的公理。不能否认,从这些廉价、方便、唾手可得,但又貌似永远正确的道理中,我们似乎获得了营 养甚至是前进的动力;但如果- -味地沉迷于所谓的“成功之道”,放弃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则有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与自己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来源:真题)
根据顿号可知,文段此处“唾手可得”与“廉价”、“方便”构成并列,体现出容易得到之意。




第3组:闭门造车 孤芳自赏


◆成语释义
[闭门造车]形容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孤芳自赏]指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语境辨析
“闭门造车”表示脱离实际
例如:“广州精神"不是文人闭门造车写出来的,它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上千年文化、历史精髓的传;承。(来源:真题)
根据“来源于....实践”“精髓的传承”可知,文段此处“闭门造车”表示脱离实践、实际的含义。


“孤芳自赏”表示自命清高
例如:
①她自恃年轻漂亮,态度傲慢,孤芳自赏,目中无人,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来源:真题)
此处的“孤芳自赏”与“态度傲慢”、“目中无人”构成并列,表示“她”自命清高。
②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说到底不过是唯美主义一-厢情愿的志向。自古以来,艺术就是与政治、经济、信仰等种种意识形态因素甚至流行时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来源:真题)
根据“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可知,文段此处用“孤芳自赏”表示艺术不能只是停留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




第4组:以邻为壑 嫁祸于人


◆成语释义
[以邻为壑]原指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嫁祸于人]指把灾祸、罪名等转移到他人身上,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语境辨析
“以邻为壑”侧重于困难、祸患的转移
例如:
①作为一种现象,城市垃圾问题早已凸显,异地倾倒、以邻为壑,不过是垃圾困境的一种不当突围方式而已。治理垃圾异地倾倒问题,必须依靠严厉执法和监督举报,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城市垃圾处理上来。(来源:真题)
根据“城市垃圾问题早已凸显,异地倾倒”可知,文段此处“以邻为壑”表达了把自己产生的垃圾转移给别人的意思。
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联,各国利益深度融合。但同时,各种挑战也日益严峻。变局之中,要合作还是要对立,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互利共赢还是要以邻为壑,人类发展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来源:真题)
根据“要.....还是要.....”这一表示选择关系分句,以及“要开放还是要封闭”可知“开放”与“封闭”构成相反的语义,因此此处“以邻为壑”与“互利共赢”同样构成相反的语义,表示只顾自身发展,不顾各国利益大局的做法。
③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持久。(来源:真题)
根据“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以及由顿号衔接的“转嫁危机”“损人利己”可知,文段此处“以邻为壑”体现出将危机转嫁到别国的不道德做法。


“嫁祸于人”侧重于罪责的移转
例如: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来源:鲁迅《两地.书》)
文段此处用“嫁祸于人”表示将失败的罪责转移到他人身上。




第5组:土崩瓦解 分崩离析


◆成语释义
[土崩瓦解]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 -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分崩离析]表示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语境辨析
“分崩离析”主语一般只能是国家或集团
例如: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零星传播假史歪史看似小事,如果不加整顿,长此以往却会扰乱人们的思想。上世纪80年代,苏联社会就曾经出现过大量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抹黑苏共历史的现象。比如诬蔑十月革命使俄国离开了"人类文明的正道"等,这导致全民族精神支柱坍塌,最终成为苏联分崩离析的致命原因。(来源:真题)
文段此处成语修饰“苏联”,属于国家,适用“分崩离析”。


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是平时积累才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多省联考不出意外3月27日举行笔试,先阶段是省考备考最关键的时期,您在备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咨询“德德师兄”,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师兄为好友,即可咨询。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拨打电话17373177194,咨询德德师兄

可获得更多招考资讯和备考干货知识


(责任编辑:成就你的未来)

更多关于 的内容: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名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名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名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名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名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名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名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名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名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密训课堂系列申论之好文章》
1
2《密训课堂系列申论之基础教材》
3考德上公培《申论》
4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5《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判断推理》
7《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
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