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老师指导 > 申论 >

2017公务员考试申论早读资料摘抄(3.31)

来源:人民网时间:2017-03-31 14:38考德上教育V

点亮农民心中的灯(一线视角)
  农家小院的外墙上,画着孝顺媳妇、好婆婆的头像;村里的宣传栏里,贴着孝亲宣传海报;无论对熟人还是陌生人,村民都会点头道一声“你好”……最近,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弯柳树村调研,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感召力和现实影响力。
  息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弯柳树村也以种植业为主。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多,邻里纠纷、婆媳不和多,而一些陈规陋习,如打牌赌博、红白喜事搞攀比等,也是一些家庭致贫返贫的原因。面对这些问题,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派来的第一书记宋瑞深感,扶贫先扶志、治村先治心,得想办法点亮村民心中的灯才行。
  宋瑞曾接受过一次传统文化方面的系统培训,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可以转化为乡风民风养成中的正能量。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落细落小落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弯柳树村变化的过程,也是传统美德不断进入村民生活场景的过程。
  基于血缘、基于家庭的情感,是最自然也最强烈的,“孝道”正可成为村风民风塑造的抓手。开设“弯柳树村德孝学堂”,邀请专家学者来讲课;成立“德孝义工团”“党员义工团”“农民德孝歌舞团”,把村民积极性调动起来;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举办敬老饺子宴,全村65岁以上老人200多人一起聚餐……从最基本的家庭孝道入手,孝顺父母公婆、爱护媳婿儿孙,触动了村民心中的弦,让他们主动走进了传统美德。
  文化引领、道德育人,形成社会风尚最重要。好的风气一旦形成,就是一种社会压力,在乡村的熟人社会,更是如此。在这里的4年多时间,宋瑞深有感触,“在弯柳树村,给老人洗脚是常事儿,谁家敢不孝敬老人,会被整村的村民看不起”。村里还成立了“孝爱基金”,用于解决垃圾围村、孤寡老人照顾等实际问题。在强力的引导之下,村里新的生活习惯、社会习俗、文化道德逐渐形成,不孝顺父母的现象少了,吵架打骂的家庭减少了,村民还会邀请外村的亲戚朋友过来听孝道课程、看孝道故事。
  事实证明,这样的孝道文化、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化以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为村子争取到更多支持。淳朴、厚道的村风,吸引了很多企业家来参观学习,捐赠、投资也随之而来,10家企业还手拉手帮扶贫困户。文化也能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激发内生动力。村民们改变了过去懒散消极态度,致富的路子逐渐清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被充分调动起来。从成立孝爱文化公司,到改造“孝爱客房”,弯柳树开始发展以德孝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培训产业,开辟了一条文化乡村游的致富之路。2016年,弯柳树村完全摘掉了贫困帽子。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虽然只是一个村的实践,但这也给人深刻启示。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都是从乡土中国的生命实践中来的,是中国人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人心重建、社会重建的丰富资源。让传统的基因与时代与生活深度互动,就一定能点亮人心之灯,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兰考“摘帽”是精准扶贫样本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兰考,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2017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兰考率先脱贫,兑现了党和政府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为其他贫困地区“摘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昔日饱受“三害”侵扰的贫瘠之地,到今日产业兴盛、生机勃勃的希望田野,人们会问:兰考为什么行?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就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地调研,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兰考县委、县政府作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三年大干,兰考做对了什么?作为一个脱贫样本,兰考经验值得复盘。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55年前,焦裕禄为兰考治沙耗尽毕生心血,用赤诚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作为一盏明灯,是干部群众立志拔掉穷根,甩开膀子找路子不竭的动力源泉和价值标杆。使出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具备攻坚克难的勇气、逢山开路的底气和敢于担当的豪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各地都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以焦裕禄精神作为引领,必将释放出巨大潜能。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难也在精准。因地制宜找准当地发展的路子,帮扶到户为群众打开“造血”的开关,雕琢细节打通全链条堵点,兰考为“精准扶贫”做出了生动示范。抓住产业这个“翻身”关键,抓住普惠金融这个有力杠杆,兰考做厚做实经济账本和人心账本。“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步步为营,“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管”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大胆创新,因村施策村村有计划,因人定计户户有措施。政策的红利“滴灌”到户,扶持的细节渗透到人,事情岂有做不好的道理?扶贫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没有熬得住的耐心、细致谋划的精心和精益求精的用心,就不能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众人拾柴火焰高。兰考三年脱贫7.7万人,背后是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的凝心聚力,是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的互相支撑和握拳出击。全新的扶贫格局不仅为兰考经济可持续发展延展了更大的腾挪空间,得当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激发了更强的内生动力,拓宽了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把红旗插在田间地头,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自然不存在梗阻,把那些懂农村、懂经营的“为国者”选出来、派下去,群众自然愿意一起干。只要沿着精准扶贫的路子不跑偏,凝聚起的强大合力不衰减,如期脱贫的美好愿景必将在各地实现。
  兰考的蜕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针强心剂,也是对仍奋进在小康攀爬路上的兄弟县市的鞭策号角。留给我们奋战的时间越来越少,需要再多一些勇毅,再多一些专注,再多一些实干。让我们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关注考德上公培官方微信:hunankds,第一时间掌握公考动态!
2017公务员考试申论早读资料摘抄(3.31)

(责任编辑:admin)

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