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内蒙古公务员 > 考试专题 > 辅导资料 >

2014年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热点:高考改革

来源:考德上公培时间:2014-07-01 13:47考德上教育V

2014年高考新政策:奥赛加分缩水

从去年以来,全国各省份陆续发布2014年高考新政。其中,奥赛加分项目“缩水”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把奥赛当做进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今后或许不那么灵了,而“思想品德加分”或将成为又一块“敲门砖”。但是,这个“思想品德”如何用一把标准的尺子丈量,成为家长关心、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疑问|思想品德突出,有无量化标准?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正式出台新调整的高考加分照顾政策。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甚至奖励加20分。

根据北京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其中明确规定,“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列入此项)”,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政策一出,引发强烈关注。“思想品德突出,有没有衡量标准?”不少家长提出疑问。冯浩,郑州一名高三学生家长,在他看来,思想品德好不好、是否高尚,无法量化,“不量化,背后就有操作空间,有人造假怎么办?这样会不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周口一名高三班主任也认为,“没有细则,突出不能只靠主观评定,否则这将成为新的‘拼爹’项目”。

河南|思想品德突出者高考可加10分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河南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早在2012年就已公布,其中,“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投档。此前,该政策为加20分投档。

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如何衡量?河南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接受采访时表示,主要是指有突出事迹并受到省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及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表彰的见义勇为或者是思想品德优秀的毕业生。

对此,郑州一名曾担任多年高三班主任的教师表示,原有的高考加分太多、太滥,已经干扰到高考的公平竞争环境。新政策出台,不少加分项目“缩水”,有望还高考以公平。

探讨|能否把思想品德量化到平时?

昨天,大河报记者采访省内多所高中发现,尽管早已有“思想品德突出可加分”的政策,但现实中很少有学生在此项获过加分。“见义勇为,中学生获证书的少之又少。”一名高三班主任直言。

那么,思想品德突出,咋加分合适?昨天,不少家长对大河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家长林先生说,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就是把他们推向危险境地。因为和成年人相比,在危险面前,未成年人无论能力还是经验都很不足。他建议,把思想品德量化到平时的学业成绩中,作为一个考核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在高考中占一定的分值。家长郭女士也认为,“既然和高考挂钩,就应该给每个学生机会,让大家能平等地受到照顾”。

省教育厅基础教研室李海龙副主任说,奥赛退出高招保送行列,或者降低加分序列后,必然会对目前狂热的奥赛热降温。虽然思想品德现在衡量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这是一个导向。

新闻1+1

河南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瘦身”

2014年,是全国第一年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河南省的高考加分政策也大大“瘦身”。

在加20分投档的项目中,由原来的10项减少到了2014年的3项,仅保留了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其他类别,如省级优秀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奖者等7项合并列入只能加10分投档的项目。

另外,按照新的规定,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游泳等8个项目。

而且,奥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获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和加分资格。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才可以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补充文章:高考“品德加分”执行需加点谨慎

目前,31个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其中,各地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多地奥赛获奖者被剔出保送行列,甚至加分名单。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奖励加20分。(5月25日《法制晚报》)

高考作为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不管是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将奥赛获奖者剔出保送行列的“减法”,还是在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方面的“加法”,实际上都是在向社会昭示——高考在变,向着社会诉求在变。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倡导“品学兼优”,但是在过独木桥时又过于注重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又加之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现在用加分的方式强调品,是良性改革,“良心”改革。

虽然制定加分政策初衷是好的,而执行中要保证不跑偏何其难也。就拿体育、奥赛加分来说吧,良好初衷被金钱与权力蚕食殆尽。据中青报报道,一些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重庆近5个考生中曾经就有1人获加分,湖南高考武术加分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交几万元参加时间不等的训练后,获得加分十拿九稳,在辽宁有的考生以“篮球类二级运动员”加分,实际却没怎么摸过篮球……

一个个荒唐的案例说明,如果加分制度设计不严密,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扎实,运作过程不透明、不公开,任何一项加分政策都会被严重异化,沦为某些权钱交易的腐败通道,从而与初衷背道而驰,损害其他考生的正当权益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高考改革,公平方向不可悖。暂且不论用高考加分的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唤醒道德,鉴于此前教训,高考“品德加分”首先需要加点谨慎。其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关注高考加分政策的新动向,对“品德加分”听取公众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科学性、可行性,对各地加分的标准、占考生的比例再审查;其二,要加强对加分工作信息公开的力度。近年来,随着各类高考加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频频被曝光,公众对更阳光、更透明的高考加分公示公开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尽管教育部将“信息公开公示”列入《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进行强制公示,但实际效果仍不理想,需要在公示平台、监督渠道、时间期限等方面下更多工夫。

(责任编辑:admin)

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