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活动动态 > 申论好文章 > 文章 >

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高级阶段决赛范文五

来源:考德上公培时间:2013-04-11 14:04考德上教育V

让社会“暖风”吹散心灵之“霾”

——慈善既要乐于帮助也要充分尊重

申论好文章学员 陈忠恕

近年来,全国各地“厚德载雾”,尽管人民身中“霾”伏,却仍然“自强不吸”。其实,自然之霾可怕,然而慈善帮助中对人的侮辱、蔑视何尝不是阻隔人与人之间和睦、和谐的“心霾”。真正的慈善帮助应该与尊重相辅相成,像一席和煦的春风,让人感到温暖。

“一方受难,八方来援”,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秀品德。以至于这古老的国度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经久不衰、愈发醇厚。就如那一场不期而遇的汶川大地震,暴露的并不只是中国人的惨烈与坚强,更多的是向世界昭示着中国人遇灾后的团结一致、慷慨解囊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正是这种力量才能使这文明悠久、多灾多难的中国人不断地前进。

尊重,是一种建筑在个人修养上的对任何人都充满敬畏与尊敬的优秀心理品质。在人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只有立场的不同,绝无贵贱之分,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看待别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贫穷人也是有骨气的,帮助并不是怜悯,受助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心灵上的关怀。尊重他人更是良好公益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然而“重人者,人必重之”!

身处自然之霾,无人可逃 亦无处可逃。心灵之“霾”的根源在于捐助后的优越感和张扬炫富心理与尊重受助者间的矛盾。慈善的帮助与尊重,应该是那天空中雄鹰的翅膀缺一不可、平衡互补,应该是那拉车的双马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帮助中的尊重更应该是一阵暖风吹散人性之中的阴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弱者得到尊重,精神价值得以伸张。用一个苹果换一个橘子总数只有两个。而用帮助来换取尊重,用尊重来换取尊重,得到的力量不止是二,而必然远大于二。

但是,要实现慈善中帮助与尊重并存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营造一种慈善的文化与氛围。随着我国的发展与各项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的加深,帮助并不是我们在施恩,而是人们应当享有的一项权利;其次,慈善事业需要引入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有钱就一定能做好慈善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慈善项目具体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与市场调查;再次,进一步加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其公信力。唯有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使我国慈善事业更加平稳和谐的发展。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在慈善帮助中,只要人们心里始终装着尊重与敬畏之心,人们心中与社会中的暖风就能驱散人性中的层层“阴霾”。总的来说,慈善中的帮助与尊重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尊重他人更是良好公益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很多时候,无需刻意,顺其自然,予人宽松,这也就是一种帮助与尊重。


(责任编辑:admin)

HOHO